破局之法
就像人们到了冬天要穿棉袄羽绒服御寒,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冬天同样需要做保暖措施,要将电池温度保持在10℃以上,才能正常存放电。
增加电池的保温性能、提升空调热泵效率、加强动力回收效能、优化电池系统的热管理设计等,成为了各大车厂、电池厂商持续优化冬季续航里程的主要措施。
为了减弱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影响,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采用PTC加热系统(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元器件)来给电池加热,让电池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车端通过PTC加热系统来对冷却液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冷却液流入电池热管理流道,起到对电池进行升温加热的作用。
不过,PTC加热技术对车辆的电控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加热技术会带来一些安全上的风险,比如PTC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不能及时停下,继续加热可能会引发电池的热失控。
除了采用PTC加热方式外,北汽新能源还在研究两项创新的技术:超低温冷启动以及全气候电池,以提升加热效率。
据报道,超低温冷启动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低温下电芯内阻增大的特性,通过高频大电流脉冲充/放电实现快速加热效果。与传统PTC加热方式比,由于电芯内自发热,这项技术温度一致性更好。
全气候电池技术则是通过给电芯间镍片通电生热的方式,快速向电芯传热使其升温。
为解决充电效率的问题,现在不少车辆都增加了低温充电预热电池的功能,即在充电的过程中多分出一部分电量用于发热来保障电池处于合适工况。例如特斯拉推出过的“沿途电池预热”功能,当车主通过手机向车辆发出寻找超级充电桩的指令时,系统就会自动给电池进行加热,保证了电池在充电前就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充电温度。
威马汽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纯电动汽车上搭载一台柴油加热器。该工作方式类似于热水器,通过燃料燃烧对管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让电池包适应不同环境温度区间,保持稳定性,确保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处在最佳温度区间。
此外,宁德时代官网信息显示,宁德时代正在发展自控温技术,电池温度从-20℃跃升至10℃仅需15分钟。
为应对空调能耗高的情况,不少车企为电动汽车配备了热泵空调,通过低沸点制冷剂液化放热的原理来辅助制热,减少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