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该类别下有 7 个回答。
该类别下有 6 个回答。
该类别下有 5 个回答。
指令共同的特点是:在 /CS=0后,再开始传输数据,只有当8位的数据都传输完成以后,让 /CS=1,该指令才有效。此外,如果在进行”编程”、“擦除”、 “写状态寄存器”时,除了读状态寄存器指令,其他指令只有当上述操作完成以后才能进行。
写使能指令,是控制状态寄存器的WEL位(写使能位)自动置1,必须在“页编程”、“扇区擦除” 、“块擦除”、 “芯片擦除”、 “写状态寄存器”这些指令之前写该指令,该指令在 /CS = 0时开始等待指令的写入,数据在 CLK上升沿锁存,数据传输完成以后, /CS = 1,这样写使能指令写入,允许写。关于 /CS的时序问题,后面指令跟这个一样,就不赘述了。
写禁止指令,是控制状态寄存器的WEL位(写使能位)复位为0。在“芯片启动”、“页编程”、“扇区擦除” 、“块擦除”、 “芯片擦除”、 “写状态寄存器”这些操作完成后,WEL位自动复位为0,禁止写。因此,下面的程序最开始保险起见都加一个写使能,我没加的地方读者可以自行添加。
读状态寄存器一次只能读8位,因此有两个指令分别读两个寄存器。当读指令写完之后,数据立马会在DO上输出,在 CLK下降沿的时候输出。该指令,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即使在”编程”、“擦除”、 “写状态寄存器”指令在执行过程中,这样就可以随时读状态寄存器,根据BUSY(忙位)来判断上述指令有没有执行完,可不可以读取下一个指令。而且只要 /CS没有被拉高,DO引脚会一直在下降沿输出数据。 这个地方我个人觉得读状态寄存器应用不是很多,由于我个人写的程序是模块化的,严格按照时序,所以不存在在一个指令写入的时候插入这个指令的情况,唯一能想到应用的地方就是用读写寄存器函数做一个自收发的验证,确保读写程序是正确的。可以编写下面这个语句,在程序的最后等待指令执行完成,或者是排除干扰写入: while(W25Q32_Read_Status()&0x01)
这个地方需要读者回过头看我系列文章2,有关寄存器的内容,这里我附上链接 SPI Flash芯片W25Q32英文版数据手册解读(二)---------存储器知识,寄存器. 由此不难知道哪几个引脚可以进行写,之前也说了,我买的模块 /WP引脚直接接VCC了,而且状态寄存器保护位也基本用不着,因此,整个状态寄存器的写入这块,只有5位涉及块保护需要配置,分别为SEC、TB、BP2、BP1、BP0,也就是只需要写状态寄存器1的值就行,具体写入什么数值,参考上面链接,有关真值表有详细介绍。 根据手册截图:当给寄存器1写入数值以后,对应块保护的地方,只能读数据,不能写数据。
读数据指令允许从内存中再按顺序读取一个数据字节。/CS=0,读指令通“03h”写入后,接着写入数据的24位地址(这个地方要对字节执行拆分程序),根据指令表,快速读就是多了一条空指令,接着在时钟下降沿输出数据,如果输出一个数据以后 /CS没有被拉高,会自动读取下一个地址的数据,这意味着可以用一条指令访问整个内存。 读数据指令不是读状态寄存器指令,因此不可以插入进其他指令。
页编程,也就是对一页写入数据,在写入之前需要执行擦除操作(擦除程序见下面)并且要在开头执行写使能程序,再写入指令、24位地址,再写入数据。写完一页以后,最后一个地址需要写成0。如果写入字节小于一页的字节,即256,时钟长度不能超过后面剩余页的字节的数量。如果写入字节大于256,会自动跳转到一页的最开头覆盖数据。最后拉高 /CS。 如果写入的页已经受保护了,该页写指令无效。
这部分程序跟前面的指令类似,参考指令无非就是先 /CS=0,写入指令和地址 /CS=1,直接给出程序,以指令D8为例。
该芯片的ID号和生产号如上图,根据指令表,共有四种读取ID的方式,而且对应读取的ID长度不一样,程序依然跟前面写过的程序一样,先 /CS=0,写入指令,读出数据 /CS=1。这里以指令AB为例,给出程序。其他读者自行编写。
举报
常小丽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5067个成员聚集在这个小组
HK32F103 Bootload应用笔记
3504 浏览 0 评论
航顺(HK)联合电子发烧友推出“近距离体验高性能Cortex-M3,免费申请价值288元评估板
4404 浏览 1 评论
航顺MCU选型册PDF
4464 浏览 0 评论
电子发烧友网
电子发烧友开云(中国)官方
查看 »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5-12 05:39 , Processed in 0.478000 second(s), Total 73, Slave 57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www.ringvoyeu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