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依然是核心板加扩展板的模式,我拿到手的开发板,核心板已经通过LGA贴片,焊好了。
开发板做工很好,布线细致工整。



RK3576开发板 采用Rockchip RK3576第二代8nm高性能AIOT平台,6 TOPS算力NPU,最大可配16GB大内存。支持4K视频编解码,拥有丰富的接口,支持双千兆网口,WiFi6 & BT5和多种视频输出。支持多种操作系统,适用于基于ARM的PC和边缘计算设备、个人移动互联网设备和其他数字多媒体应用。

它采用4个2.2GHz频率的Cortex-A72核心 + 4个1.8GHz频率的Cortex-A53核心,还带有一个400MHz频率的Cortex-M0核心。
一个Mali-G52 MC3的GPU
视频编解码方面,支持H.265, H.264, AV1, VP9, AVS2视频的4K120Hz或者8K30Hz的解码
支持H.264/H.265视频的4K30Hz的编码。
支持MPEG视频4K30Hz的编解码。
支持三屏异显。


而RK3576最大的亮点是带有6TOP/s的NPU,经过不少网友的测试,这个瑞芯微的NPU还是挺给力的,图像识别跑起来速度相当不错,比不少更高算力的芯片跑的还好。
米尔的核心板和扩展板,则和别的型号差不多,现在米尔似乎已经有了一套开发板模板,尺寸外观都差不多,不过这样也好,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兼容性。在一些项目上,换芯片,换开发板,能省点事儿。
米尔的核心板采用12层高密度PCB设计,沉金工艺,无铅焊锡,有独立的接地信号层。
尺寸43x45mm,集成了RK3576,LPDDR4X,eMMC,E2PROM,PMIC。
引脚采用LGA焊盘,引出了381个接口。
接口相当丰富,可以引出相当多的接口,有两条PCIe2.1x1通道可以利用,可以引出SATA3.1或者USB3.2。
一路USB3.2 OTG或者DP混合接口。


还有两个CAN/CAN FD接口。
两路千兆网口。
其他可以看表格。

可以发现,RK3576的接口还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相比较RK3568,多了一条PCIe2.1x1接口,会有更多可玩性。
米尔RK3576的扩展板也非常不错。尺寸120x90mm,高度17.8mm

带有3.5mm音频接口,MiniDP,HDMI显示输出接口,两个USB3.0接口,两个千兆网口。
RTC电池接口,风扇接口
两个40Pin排针]接口,一共80个引脚。
板载AP6256 Wi-Fi模块,支持Wi-Fi 5,蓝牙5.2
往上是LED灯,五个按钮,Type-C Debug接口,12V DC接口,官方配了12V3A电源


总的来说,这块开发板非常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