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开云(中国)官方ID(范嘉琦) :天津市道简智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主要从事隔离运维硬件,安保箱体设计制作等工作。 天津市渤海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主要从事集中器APP开发。 天津市白泽清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带领部门研发超高频电网采集设备及控制设备、以及PMU,DTU,线损手持终端等设备。文理兼修的电子工程师。爱测试研发瞎搞,常年活跃在测试及开源开云(中国)官方寻找好玩的项目和设计。研发部门研发经理。常年接触云计算,嵌入式,边缘计算,AI,计算加速。 喜欢设计参加各类技术开云(中国)官方及嘉年华,并一次结识发烧友友们。 喜欢自己设计自己的开源项目,研究设备的最底层原理和冷门用法。并绞尽脑汁通俗易懂地教给一个新手。希望在后面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和技术分享。 工作经历:天津市道简智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主要从事隔离运维硬件,安保箱体设计制作等工作。 天津市渤海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主要从事集中器APP开发。 天津市白泽清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带领部门研发超高频电网采集设备及控制设备、以及PMU,DTU,线损手持终端等设备。 社区小助手: 您认为想学电路设计的话,先学好什么才最重要? 范嘉琦: 先说一本题外书《代谢增长论》。这不是一本电子类的教材,但是却点出了技术的兴衰与社会的无情前进之路。想要掌握好设计,就不能沉浸在“电子管比晶体管抗干扰强百倍”,“水电润,核电太冲,火电太燥”这种技术玄学和迭代迷思中。只要对方不是测试版本,有条件用新技术就用新技术,大公司都有技术支撑团队用来跟进新技术,不要让陈年漏洞毁了你的技术安全。当然,记得关心一下这家公司的数据更新速度。 大学经典教材模电数电,数字信号处理与信号与系统。这些书就是《新华字典》,有什么问题上去查都有,但是不适合新手入门。 看学校教材就好像游戏一进来给你扔了一本1个G的新手教材,上面写了从0级到干掉满级BOSS该怎么操作。并要求你学会了再开始游戏。这对于一个啥都不懂的新人来说简直是坐牢。 国外的教材好理解,但是就好像是一盆宝宝奶昔,好消化,入门很快乐。但是很显然不够深入。所有足够深入的教材最后写的都会比国内教材复杂晦涩千百倍,就好像国内想学枪伤处理只能出国一样,没有足够大的样本练习都是纸上谈兵。 因此我的建议是先用国外教材入门,反过来啃国内教材,深入专精,并且拓宽知识面。 社区小助手: 有一些刚入职场不久的坛友想向您请教一下,技术型职场新手,在技术上是先广后精,还是先精后广好? 范嘉琦: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说,还是先广后精好。 这其实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这个要考虑实际。但是从纯学习的角度来说,应该先广后精。 当然,有时候短期内的知识广博会给人带来一定的满足。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因此停滞不前。但是不得不说,一定的满足感是学下去干下去的关键。 从严肃学习的角度老说,专精,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不仅仅要求自己对眼前的知识有所了解,还要对相关知识,尤其是相关底层知识有所了解。这就需要广。也是前几年高校提出的宽基础,深专精。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对模电数电,数字信号处理,以及信号与系统有基本了解,哪怕一道题都不会算。在制作PCB和设计电路的时候,或者看懂一个别人设计的时候,会更加清晰简单。 而且现在社会上技术日新月异,有时候一个技术的兴衰只在于一两个偶然的突破,光精通一个点,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非常不利。当一个人知识面很广的时候,学习一个新技术也会更快更准。 社区小助手: 很多坛友反馈,做软件工作,最痛苦的莫过于出现异常,却找不到问题所在,更痛苦的是,知道有哪些bug,也知道问题所在,但是解决不了,请问你有遇到这种情况么?如果有,请问最后你是怎么解决的? 范嘉琦: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如果说用设备测试,用专业设备捕捉信号。那肯定是最好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那就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尤其是对于没有企业资金支持的发烧友。 找曾经的大学老师;跟老板直接沟通;大大方方打电话给原厂,并说明自己有一个开发中的使用需求,但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咨询。其实大部分原厂因为也希望获得用户反馈得到使用数据,他们不会在乎你是个人还是企业。如果实在觉得不好说就以公司名义去沟通。很多时候国内生态不好其实就是厂家缺少足够的BUG反馈和用户痛点反馈,因此对于咨询不会拒之门外。生产企业和使用者是互相依存的。 说个不太容易解决的方案,那就是记得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只要记得其基本理论和关系就行,不会算题一点问题都没有。工作和设计不是闭卷考试,我们能摇到朋友,能够找到matlab,北大天元,math lab(相比matlab更注重方程,非数值运算。matlab更偏重于矩阵,以及数据的实际运算。)等丰富的计算工具。 最后,工具有条件就买吧,哪怕是个入门级的,都能百倍加速。 当然,我们其实90%的方案都是抓日志,量参数。然后给原厂打电话描述问题,提交日志。我们只是个以年用量不到1K,人数几个人的工作室的名义去问的。除了个别打不通电话的,其实都跟原厂工程师找到了解决方案,甚至对方会开远程会议帮你解决问题。有的时候,解决问题就是要多麻烦生产者,多麻烦对方的技术。千万别脸皮薄。 社区小助手: 您是什么时候接触电子发烧友的?它对你学习和工作都带来哪些影响? 范嘉琦: 最早了解电子发烧友网其实没有真的了解,只是在他们的网站上复制东西就会让你登录。当时秉着多一个来源的想法,就注册了。 甚至说后面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当做查资料网去看的。别无他用。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看到网站上竟然有测评,还是个蛮贵的KV260.瞬间就想起了当年刚学了MSP430就去参加全志的大学生电子大赛,拿来A20参赛的日子。 想计划,填写,提交!然后告诉亲朋好友帮忙(记得平时也要多帮帮有良心的亲朋好友。哈哈哈。有时候你让大家帮你拉票,也能看出来谁心好,愿意帮你。有时候人际关系就是淘金。漏过去的大多是水,但凡有一粒金沙,你就赚了)。然后,哦吼,中了! 但是我第一次玩FPGA哦。赶快去找资料。学习去。压着最后门槛完成每周的测评,然后提交了最后的内容。 后面就会发现你越学越多。 PS:我这份工作不能说是全部,但是也不小的影响就是老板拉来发烧友朋友协助面试。我俩聊我的测评和设计生涯聊的飞起!有时候只要是进步,总有能用到的时候。 社区小助手: 您希望电子发烧友开云(中国)官方今后开展哪些项目/活动? 范嘉琦: 测评-比赛-测评-比赛-测评-比赛-测评-比赛。哈哈哈,要是有一些技术类沙龙展会开云(中国)官方就更好了。最好大家能一起交流,现场合作完成一些技术类合作设计。现场类比赛可比各自设计热血多了。而且这样交到的朋友更加牢固。 社区小助手: 您接触的开源鸿蒙开发板也不少,您觉得想要用开源鸿蒙开发板进行项目开发需要具备那些专业技能呢? 范嘉琦: 开源鸿蒙作为一个资料正在充沛,且成品APP也在充盈的一个产品,对于linux,尤其是精简内核的开发还是要有了解的。 对于开源鸿蒙的软件应用开发,可喜可贺的是与移动端鸿蒙完全互通。如果有一定的小程序开发经验,上手开源鸿蒙会简单一些,尤其是对于ts和以定制化标签,视图组件为核心的开发模式都会有一定的基础,二者的经验大多,或者或是超过8成是可以在思考方式上互通的。 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就是linux下的基本硬件接口开发。对于开源鸿蒙开发来说,大部分小伙伴可能用不到像是PCIE这类设备,但是像是串口,SPI,I2C这种嵌入式开发传统项目还是要了解的。尤其是开源鸿蒙是精简内核,不像是发行版linux那样大部分软件工具可以apt/yum/snap等包管理一键安装。 社区小助手: 现在很多同学慢慢的接触并学习开源鸿蒙,您对此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吗? 范嘉琦: 现在开源鸿蒙比较火热,但是现在开源鸿蒙其实也分多个端版本。大的方向主要是面向单片机的LiteOS版本,以及面向SOC,甚至移动设备的满血版。 对于面相单片机的小型版本,目前也只是在海思的HI3863E上有所使用,尤其是鸿蒙小型版本也没有纯内核版本的超微型版本,可能对于只有几十KB的小内存主控不太友好。 其实比较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去找一些成品板子,比如说小熊派和润和的板子。也可以多参加他们的活动和比赛,以此对接他们的技术支持。 尤其是对于一个新的技术来说,空口学习是比较艰难的,除非自己是技术大佬。有一个明确的需求目标,一个具体的设计指标,对于学习来说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助力。 往期社区之星回顾:第79期: 【社区之星】尹向旭:耕耘时间,收获满满 —— 投入即有所得 第78期: 【社区之星】李海:要想长期从事一个工作,没有兴趣推动是不会有成就的 第77期: 【社区之星】杨永胜:兴趣加努力,就是嵌入式工程师最好的前进之路 第76期: 【社区之星】谢小龙:五年嵌入式开发工程师,做一个“博大”+“精深”的老鸟 第75期: 罗大信:从嵌入式工程师到公司创始人,分享20年嵌入式人生经验 第74期: 刘志杰:拥有创新精神,才能成为新一代电子人 第73期: 杨昊楠:深挖技术底层,探索嵌入式的奥秘 第72期: 黄金烨:迎接挑战收获进步,优秀电源工程师的炼成经验 第71期: 王新水:善于动手,嵌入式工程师从0到1的进阶之路 第70期: 祁佳琳:学习应当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 第69期: 徐建国:要有遥不可及的梦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本事 社区之星招募: 不限专业领域、不限技术方向,只要你是一个乐于分享的开发者,只要你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收获分享给大家,帮助更多从业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你就是我们的社区之星! 联系方式: 微信:elecfans123 ,一起来诉说你的故事吧! |
【贝启科技BQ3568HM开源鸿蒙开发板深度试用报告】3-ubuntu18.04虚拟机开发环境搭建
392 浏览 0 评论
【贝启科技BQ3568HM开源鸿蒙开发板深度试用报告】使用Deveco Studio进行开发
636 浏览 0 评论
【贝启科技BQ3568HM开源鸿蒙开发板深度试用报告】系统镜像编译和烧录
563 浏览 0 评论
691 浏览 0 评论
【贝启科技BQ3568HM开源鸿蒙开发板深度试用报告】3 - 智能家居中控屏连接华为云IoTDA物联网平台
1493 浏览 0 评论